“围城”取自书中才女苏文纨的一句话,“城中的人想出去,城外的人想冲进来”婚姻也好,事业也罢,整个生活都似在一个围城中,人永远逃不出这围城所给予的束缚和磨砺。
长篇小说《围城》,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,对中国知识阶层进行了刻意描绘和无情的透视。描绘了一群留学生与大学教师在生活、工作、婚姻、恋爱等问题上遇到的矛盾纠葛,以及由此表现出的猥琐灵活和灰色人生,反映了抗战初期上层知识分子的活动与生活,具有强烈的社会意识。李梅亭是个满口仁义道德、满腹男盗女娼的半旧遗老。外形内讷、内心龌龊、伪造学历,招摇撞骗的假博士韩学愈;道貌岸然老奸巨猾、酒色之徒的伪君子高松年;依附官僚、谋处职位、结党自固的王处厚以及混迹学界、争强好胜、淡薄无耻的苏文纨的形象。
“方先生的过去太丰富了!我的爱人,我要能够占领他整个生命,他在碰见我之前,没有过去,留着空白等待我——”那个大雨倾盆的下午,唐晓芙如是说。这是唐晓芙当时的追求,然而从那之后,唐晓芙她自己还有这一份空白吗?虽然唐晓芙在此之后的情感我们无法从书中获得,但从这里表现出的她对“完美”的追求,想必这段感情将永远在她心中难以磨灭。如果故事继续,我想我会更加遗憾。所爱的人追求不到,不爱的人自己不要。因此,在这亦围城中方鸿渐是彻彻底底的失败了。
生活本身就是一座围城。书中方鸿渐与苏文纨、唐晓芙,孙柔嘉的感情纠葛,每每因自己的怯懦,不敢多言,言亦不由衷,甚至一步步陷于工于心计的孙柔嘉的婚姻陷阱中,最后自食其果。这座感情的围城,曾经令方鸿渐向往,之后又无奈于城中的无聊。而在三闾大学着实是一座事业的围城,这里面充斥着尔虞我诈、明争暗斗,时刻让人感到压抑,令本性善良却怯懦的方鸿渐不堪忍受,但当他离开那里,面对的却是一个集父母的封建思想、家庭的责任、事业的衰败等多层复杂的社会大围城中,让他更加觉得无所适从。本来就无才的方鸿渐只会牢牢地屈服于这只手,逆来顺受的承受朋友的施舍,义无反顾地踏入爱情的陷阱、事业低谷。整本书中,除了他对唐小姐的追求尚显示出他试图征服命运的思想之外,其余的,指示方鸿渐徒劳的思想斗争和软弱罢了,所以就有了他如此悲凉的结局。
事实上,这座无形的围城始终是存在的,只是钱钟书吧三十年代的这座城形象化了,让身处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,言之凿凿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城。当下社会,竞争激烈,高手如云,存在的明争暗斗、勾心斗角比书中的更为激烈也更为凶险。就拿那些还算单纯的学生来说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,每一个环境都是一座围城。同学间的友谊与斗争,家庭里的亲情与压力、社会上的光明与黑暗,从我们出生起就建造着形形色色的围城。我们只有在其中不断拼杀,始终保持一颗积极的心去创造这座围城里的异彩,这围城里的生活变得丰富。
(编辑:任绍媛)
|